推進“產改”進行時 | 江蘇出臺《決定》通過制度性安排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推進“產改”進行時】
原標題:江蘇出臺《決定》通過制度性安排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引題)
高技能人才工作將納入本地區發展規劃(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洪濤 王偉
7月31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重大事項決定具有法律效力,通過制度性安排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激勵廣大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補齊高技能人才隊伍制度建設短板弱項
截至2023年底,江蘇高技能人才達到475萬,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2.8%,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975人,為江蘇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能力支撐。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新形勢,全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為此,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將制定《決定》作為今年的重大事項,由省總工會承擔初稿起草,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有關部門參與修改。
江蘇省人大相關專工委、省總工會充分溝通、協商,統一總體思路:進一步激勵廣大勞動者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通過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服務、保障等工作機制,不斷優化高技能人才隊伍結構,推動解決制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瓶頸問題。
《決定》明確,全省各地應當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將高技能人才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工作、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就業工作總體布局和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才工作領導機構應當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負責協調推進該工作。人社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編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規劃;其他相關部門單位、行業組織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有關政策落實和服務保障,做好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內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采取措施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技能拔尖人才。
推動職業技能證書跨企業跨區域互通互認
《決定》圍繞健全技能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制度等方面,對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全面系統的要求。
針對人才培養,《決定》提出,按照建設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的要求,加大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職業教育中職、高職、本科貫通培養質量,大力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支持符合條件的高等職業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積極推行“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政策,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分互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繼續教育制度。做好對交通運輸、快遞、網約配送、電商、互聯網、家政、護理等服務領域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等級認定工作。
就建立健全技能評價機制,提出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路徑,建立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跨企業、跨區域互通互認。將高技能人才配置狀況作為生產經營性企業及其他實體參加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評選和資質評估的重要因素。建立健全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制度,探索行業協會技能認證證書通用制度。
對技能崗位等級設置完整的職業,企業可以直接認定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對技藝高超、業績突出的一線職工,進一步打破學歷、資歷、年齡、比例等限制,可以直接認定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對解決重大工藝技術難題和重大質量問題、技術創新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就完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提出推廣技能競賽“一賽雙證”制度,對人社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舉辦的競賽實行結果互認,對在技能競賽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可以直接授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工會等群團組織相應的榮譽證書。
完善分配制度、加大表彰獎勵力度
當前,存在不少年輕人不愿進工廠當產業工人,到制造業領域就業意愿較低,技能工人的經濟待遇、社會地位不高等情況。對此,《決定》提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制度、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力度。
在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制度方面,《決定》提出高技能人才可以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各地可以根據實際,對企業引進的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比照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執行同等引才補助津貼政策。對企業在聘的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分別比照專業技術人員中級、副高級、正高級享受待遇。
針對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要求各地應當結合實際將高技能領軍人才列入地方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按規定落實住房、戶籍、子女入學、醫療、創業就業扶持等優惠政策,為高技能人才的創新活動開通快捷申報通道,在項目立項、經費支持、專利申報、成果推廣等方面提供保障。
《決定》還明確,工會依法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維護高技能人才合法權益;組建高技能人才技術服務隊,提供技術咨詢、產品開發、技術攻關、工藝改進等服務,助力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中工網